分类: 读书
纪念梁羽生
历史的天空
TMD,知音
石康进步了
莲花.完
莲花*近半
Ps2这里对〈兄弟〉也没有贬义,我不讨厌余华
莲花quarter
杨过(转载)
如果说郭靖成就了一个民族英雄的梦想,那杨过就是成就了一代人的梦想,郭靖是儒家的侠,而杨过是绝对道家的侠,郭靖可以成为人们的心中的一个梦,仅仅是一个梦而已,这个梦太大太完美,所以不真实,而那般偏激的不太和善的个性,那残缺的身躯,那不以天下为己任的傲气,谁都像他,谁都做不到他,这就是杨过。
如果说杨过能给这个时代带来什么,就是他的个性,或者说是他的性情,中国有个词语叫性情中人,古往今来有无数的性情中人,阮籍算一个,李贺算一个,而杨过绝对也算一个,从自卑自怜,到自傲自负,他任情任性,特立独行,哪怕最最权威的郭靖黄蓉夫妇,他也不惟命是从,他是真正‘自有分寸’的人,他认为对的就是拼上命也去做,在大胜关英雄宴上他敢大声的对郭靖说:‘过儿没错,你要杀就杀吧。’冒着死与身败名裂的危险他还是那样坚毅,什么英雄宴,天下英雄不过杨过一人耳。如今还有这般性情的人么?或许曾经有,但在一个个一心栽培你的郭靖黄蓉面前只好放弃了,所以英雄永远孤独。
他愤世,他叛逆,在他的心中没有天,没有地,他说自己是‘天不怕,地不怕,我是逢凶化。’在一个个前辈面前,他从不感到自己的弱小,他敢和黄药师称兄道弟,和洪七公同吃蜈蚣,在气度上他没有示弱,而如今谁敢和学术前辈称兄道弟,谁敢在前辈面前将心中的不快说出来,不该自卑的时候自卑才是最大的自卑。他的心中没有天,所以他不要去超过谁,所以他狂妄,他大气,他只要做他自己。
杨过不是民族的英雄,他却是个人的英雄,黄药师视礼教如无物,而他却试图改变礼教,神雕侠侣的爱情因为抗争而显得伟大,他们一个不顾,一个不懂,而明知困难重重的不顾更是需要勇气,这勇气比之郭靖的为国为民难道少么?如果要谁为了理想和全社会对抗,有谁真的敢吗,但是舆论的压力就足以至人与死地,所以杨过孤独,只有大雕可以做他的朋友。
杨过虽然冷漠,可是同样的重情重义,说他是侠者一点不为过,生来无过却要字改之,际遇的坎坷使的他的真情从不随意向人展露,而高洁的人格魅力如何隐藏的住呢,他为了救陆氏姐妹多次以身犯险,为了民族大义多次放过郭靖,就连那断臂之仇也一笑而过,所以在绝情谷中那么多人为他而战,因为他的性情隐隐地感动了许多人。还有他对小龙女的感情,单是那最后的一跃就将他的真情完全的挥洒出来,不敢跳下谷底的杨过就不是杨过,因为他是为情而活的人。难道为了国家民族而活,为了金钱名誉而活,最终受万世景仰,或是腰缠万贯的人就是英雄?为自己而活,为感情而活的人就不是英雄么?
杨过叫小龙女姑姑,因为她待他好,杨过便尊重她,他尊重每一个尊重他的人,他的朋友大都是女子,他尊重女性,哪怕生死关头也不会用一夫二妻来解决问题,他把畜生当朋友,他信守对一个小姑娘的承诺,就算民主自由的今天,恐怕也难有第二个杨过。也许有人觉得杨过不顾民族大义,身怀绝世武功却选择隐居,其实为何要要求一个毫无争斗之心的人选择国家民族呢,他同样为国为民,同样是所谓的大侠,可他不像郭靖,他没把做英雄看得那么重要,大胜关一役只因为小龙女出头,做大侠也只是在等待中无意成就侠名,他不想为而无意为之,难道不必那些整天将什么关心百姓生活,为国为民挂在嘴边却毫无建树的人好的多么。
杨过是天下第一狂妄之人,因为他的际遇,因为他的性情,因为他的聪慧,更因为他的无畏和才华他值得狂妄,其实我们也不妨狂妄一下又如何,管他世人的眼光,管他什么东邪西毒,道家的杨过无欲无求,却坚忍无比,也许有句话可算是他的一生的总结了: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,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。
观棋不语真君子 —–又读叔本华美学随笔
又读叔本华美学随笔之〈论写作与文体〉,叔本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一些职业作家的批判,可以读到一种难以掩饰的对他所谓的“利用写作来欺世盗名的人”的不满和愤怒,在他看来一个人写作就必须为其作品负责,这实在是一种再理所当然不过的根本,而那些人为了金钱为了名利而写,实在是侮辱了他心中神圣的“著作”二字。
本文一如叔的其它文字,见解鲜明犀利,初读甚是过瘾,往往能让人有所共鸣,但读到这里,忽然觉得有些不妥,似乎他把自己的价值观,强加给别人了,他要为写作负责,要维护文学及思想的清净,自然可贵。但是要求人人都要如此却未免有些过分,比如像我,以及千千万万和我一样的普通人,写点东西也许根本就是为了好玩,不见得就一定要背负上这些沉重的责任,相反有时我甚至可能故意发表一些错误的,反权威的说法来娱乐,诚然,有人读到我的东西,对他可能没有好处,也许还有扰乱人家思想的嫌疑,但是你如果用“无耻,卑劣,欺世盗名”这种词来形容我似乎有些过分吧。
由此反思,自己以前对待“愤青”的一些态度,似乎也犯了相同的错误,那些人骂一骂,叫嚣一下“东京大屠杀”把日本女人都变成“慰安妇”,编写“自欺欺人”的所谓真实故事,其实很可能也就是为了享受一下哗众取宠的乐趣,借此娱乐一下,也许并无以此标榜自己如何爱国之意,至于需不需要背负社会责任感,需不需要为人类文明着想,人家也许压根就不想关心,毕竟生活压力这么大,找个话题娱乐一下罢了,而自己非要去指出人家说的是错的,要一较真假,这岂非和叔本华的做法相同,非要把自己所谓的根本强加于人了,如此说来“浑水摸鱼”本就是一个极有乐趣的游戏,既无真假,何须辩解?倒是自己多事了。但事情轮到自己头上,总有些不愿接受,抑或是自己多余的爱心泛滥,非要杞人忧天,以后对待“愤青”该持如何态度,还要想想再定。
不过如此反思,倒似乎是蛮有价值,一个人对待自己怎样都可,而硬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,对别人提出要求,未免过分。就像当年玩“命令与征服”,一哥们儿硬要让坦克去采矿,我偏要造一小兵,绕着地图乱跑,引一群人追,大家乐在其中,谁管我我跟谁急!游戏自有不同的玩法,一切由玩家做主,观棋不语真君子。